English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解决方案

杏彩体育:云南巧家:大山深处追风人

发布时间:2024-12-29 10:20:28    来源:杏彩体育APP下载 作者:杏彩体育官网入口

  千里追风,只为万家灯火。在海拔3200米的乌蒙山之巅,常年驻守着一群风电人,他们甘于寂寞,远离家人,不畏严寒酷暑,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璀璨灯火,他们是乌蒙山巅的追风人。

  巍巍乌蒙山,滔滔长江水。记者从昭通市巧家县城驱车出发,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,历时2小时10分钟,来到海拔3200多米的赖石山风电场。

  碧空如洗,白云飘飘;草甸广袤,牛羊成群;一个个巨型叶片迎风转动。山高,路远,人稀,置身其中,让人心生强烈的寂寞感。

  国能云南新能源有限公司赖石山风电场,是全国6个5A级风电场之一,也是目前云南省内第二大的风电场。127台擎天而立的风电机组,在奔涌的云雾中若隐若现,向上仰望,巨型叶片周而复始,不停转动,既闻风声又见风影。

  飞云之下,群山之巅,气候多变,温差较大。上午,狂风大作,乌云密布,下起了冰雹。中午,阳光明媚、温暖如春。太阳落山,寒风刺骨。一天之内,记者就体验了分明的四季。

  赖石山风电场有15名员工常年驻守,主要负责60多公里山巅上的127台风机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。

  国能云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德聪说,日晒雨淋,风餐露宿,是他们的工作常态,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,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。

  赖石山风电场项目总投资近25亿元,从2014年开始建设,2018年全部建成投产,总装机容量22.35万千瓦,成为“西电东送”重要基地之一。

  风速达到每秒3.5米,叶片就会转动,风机自动启动发电,风速太快或太慢,风机则自动停机。赖石山风电场的检修员余建华如是说:“我们也是靠天吃饭的人。”

  海拔较高,员工时不时会出现缺氧情况,头晕、恶心、乏力。高原反应是每一个员工首先要克服的问题。

  脏不脏,看看污渍斑斑的检修服;险不险,爬爬80多米高的检修梯;累不累,走走崎岖险峻的检修路。

  赖石山风电场负责人陈俊俊说,夏季,设备温度会升高,通风散热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。给风机降温没有捷径可走,只有通过冷却系统吹灰这一繁琐的工作来解决。长时间日照可导致风机塔筒内部温度高达45摄氏度以上,团队在机舱内工作长达6至8小时。这意味着,除了中午吃饭,其他时间都在风机上。员工穿着工作服,戴着安全帽和防尘口罩,全副武装携带着笨重的工具,从塔底爬到机舱时已是大汗淋漓。在这样高温密闭的空间中,工作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。为了达到理想的吹灰效果,需要将散热电机反转。此时,灰尘瞬间就会弥漫机舱,汗水和灰尘掺杂在一起,一场工作下来,大家都成了大花脸。

  恐高,是所有风机运维员必须要迈过的坎,在极端天气里作业,是家常便饭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运维员,就必须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。陈俊俊说,登上塔顶,呼啸的寒风是一个考验;在风中,风电机塔不断晃动也是一个考验。一天下来,回到宿舍坐在床上,感觉都是摇摇晃晃的。

  爬塔筒是最艰辛的工作,机器在塔里面,检修必须爬塔,80多米高的发电塔筒,相当于30层楼高,有时一天要爬两三个来回,雨冻天气基本靠手脚并用慢慢爬。余建华说,他们还要监控电机运行、调整发电负荷、检查风机箱、排查变压器隐患、监测设备开关闭合等,工作强度高,必须一专多能。

  这些像大风车一样擎天而立的风机,是如何维护的?记者跟随运维人员体验了一次空中作业。维护和检修都是带电的高空作业,安全是重中之重。机舱内的定期检修维护,主要是清理舱内主轴废油、发电机集电环清扫和风机轮毂加注润滑油等,所有工作都要在狭小空间内完成。但难度大的还是舱外风速仪和风向标的维护,没有护栏,只能靠安全带挂在牢靠的挂点上确保安全,风大的时候只能爬着前进或后退,心里总是七上八下、提心吊胆的。余建华说,多往上看,少往下看,才安稳。他说:“遇到突发情况的线救护车一样,再难,我们也得赶紧去处理。”

  他们是孤独的守望者,运维员常年驻守山顶,与家人聚少离多,一个月才能与家人见一次面。如果遇到恶劣天气,设备故障频繁,几个月都不能回家。逢年过节,也要坚守在岗位上。

  一年爬上百次塔筒好克服,封闭的生活圈子才是挑战。“平时,我们主控室里要有人密切注意后台监控屏上显示的各项数据,其余人员都要随时待命,不能离开。”入职两个多月的韩博深说,风电场离居民区10多公里,值班之外的时间只能看手机。胡德聪感慨道,工作上的压力能通过努力工作化解,拿工资嘛,没有怨言。相比之下,孤独感才是真正的挑战。员工中不少人是“90后”的大学生,相当一部分是外地人,远离父母亲人、远离年轻人向往的繁华都市,来这里过清苦的生活,整日与山峦草甸为伴,实属不易。

  看着赖石山,越看越心酸;来到大风口,转身就想走。胡德聪说,赖石山上的日子单调寂寞,年轻员工选择了坚持,在风电行业最基层的岗位上默默奉献,让他感动。

  王斌,今年55岁,是一名检修员,再过几个月,就要退休了。曾有人问他,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?他说,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山风转化为电能送进老百姓家中,是一件有意义的事。快退休了,心里还是不舍,工作之余,他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年轻同事,牢记事故教训,严守安全底线,希望年轻同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,坚守好自己的阵地。余建华也在风电场坚守了5年时间,入职以来,他总是冲在最前面,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,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足迹,他是大家眼中最能吃苦耐劳的人。

  何继林在此已坚守了10年,是风电场上的一名技术带头人。他说,这里不仅是他们的工作场所,也是他们展现专业技能的舞台。作为一名班组技术员,他利用空闲时间,开展技能培训,不断提升班组检修技术水平。

  胡德聪说,老一代员工的传帮带,不仅传授了技术,更传承了精神,他们的坚守和坚持,让万家灯火夜夜璀璨。